黄铜成份分析标准物质
本批标准物质以切削成碎片状形式供应,用于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,校正分析仪器或工作曲线,评价和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度,可作量值传递。
一、样品制备
黄鱼采集于浙江省象山港,样品经洗涤i匀浆i真空冷冻干燥i球磨粉碎 一脱脂一混磨一过筛一混匀一装瓶一灭菌。
]、标准值及标准偏差
成 份(微克/克)
|
Cu
|
Zn
|
As
|
Hg
|
Se
|
Ni
|
Co
|
Sr
|
Al-jO;
|
FaQ(0
|
|
标准值
|
1.36
|
28.8
|
5.08
|
0.169
|
1.76
|
1.50
|
0.057
|
0.90
|
0.166
|
23.94
|
|
标准偏尤
|
0.13
|
1.4
|
0.39
|
0.018
|
0.07
|
0.21
|
0.012
|
0.13
|
0.006
|
3.35
|
|
|
CaO*
|
MgO"
|
K2O
|
Na2O
|
MnO
|
Rb
|
Cl
|
P2O5
|
|
|
|
标准值
|
0.071
|
0.22
|
1.97
|
0.23
|
0.78
|
3.34
|
2047
|
1.95
|
|
|
|
标冷:偏无
|
0.014
|
0.01
|
0.12
|
0.01
|
0,14
|
0.45
|
161
|
0.14
|
|
|
|
|
Pb
|
Cs
|
Cr
|
Ba
|
Mo
|
Cd
|
F
|
S'
|
Br
|
I
|
|
参考值
|
0.25
|
0.054
|
0.43
|
1.75
|
0.016
|
0.015
|
52
|
1.05
|
10.3
|
0.568
|
|
|
N‘
|
|
|
|
|
|
|
|
|
|
|
参考值
|
12.69
|
|
|
|
|
|
|
|
|
|
|
*单位为口分含量
三、分析方法
分析方法
|
成 份
|
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
|
Cu、Pb、Zn、Cd、Cr、Hg、Ni、Co. AI2O3. Fe2O3(r). CaO、
MgO、NQ、MnO、K2O
|
X-射线荧光光谱法
|
Zn、As、 Ni、AI2O3、CaO、K2O、Na?。、P2O5、Rb、S、Cl、
Br
|
等离子体质谱法
|
Cu、Pb、Zris Cd、As、Ni、Co、Ba、S「、AI2O3^ Fe2O3 (7)^
CaO. MgO、K。MnO. Na2O. P2O5. Rb、Cs、Li、Mo、
Bes R「、I
|
筈离子体发射光谱 法
|
Pb、Zn、Cd、Cr、As、Ni、Co、Ba、S「、Z「、Fe2O3 (T)^ CaO、
MgO、3、Na2O^ MnO、P2O5^ Mo、S
|
中子活化法
|
Zn、Co、AI2O3、Fe2O3 (T)^ CaO、MgO、£0、Na?。、Cs、
Cl、Br、I、Rb
|
容量法
|
N、S
|
比色法
|
Alg PM、CH
|
极晋法
|
Se、Ni、Co —
|
原子荧光光谱法
|
As、Hg、Se、F
|
等离子色谱
|
Br、Cl
|
离子选择电极
|
F
|
火焰光度法
|
Rb
|
四、均匀性和稳定性
本标准物质,从最终包装12g/瓶中随机抽取20瓶,每瓶样品取两份,用X- 射线荧光(日本3080 II型)压饼法测试,取样堇为4.0g,分析7个不同含量级 次的元素,测试结果进行检验,显示样品均匀度合格,即尸计旳〈凡Q5低旳。
本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检验主要采用等离子质谱、等离子光谱和原子荧光光 谱法对A2O3等10个不同含量级次及易挥发性元素进行了稳定性分析。分析数据无明显变化,稳定性良好。
.五、包装、储存及使用
本标准物质装于棕色玻璃瓶中,每瓶12g,放于阴凉干燥处储存。 本标准物质使用前应在60±1 °C烘2h后称重。最小取样量200mg
注: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以产品附带证书为准。